2020年4月12日 星期日

【海外登山】海拔4130的約定,說走就走的ABC安納普娜基地營健行

山一直在那裡⛰️ 
尼泊爾像是世界各地登山者必朝聖之地
當然,我們也不幸免的被海拔四千多公尺的基地營吸引

為什麼而來?為什麼而走?
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座喜馬拉雅
它象徵著夢想與堅不可摧的信仰
那是要親身歷經才能深深相信的經歷與風景



海拔4130的約定,一趟說走就走的旅程

山有股魔力,讓人有股非去不可的理由。
不知從何時開始,聖母峰就牢牢的充斥在我的生活中。
每部關於喜瑪拉雅的電影、紀錄片,都是工作之餘支持我走下去的動力。
因為山就像是心中銳不可催的信仰與挑戰,我始終想著,總有一天要用雙腳親自踏上那!

一趟旅程的開始,很簡單的來自於朋友間的隨口說說的玩笑。
那年,三五好友第一次重裝初登合歡北峰後,彷彿自己變成了登山專家,開玩笑的說下次要挑戰聖母峰基地營。
於是,宇宙人的這首歌,變成了代辦清單上的一個目標與夢想。
三年後,一句「十一長假有沒有空啊,來去聖母峰」,就這樣買了機票,開啟了只能向前沒退路的旅程!

1. Everest Base Camp 聖母峰基地營 v.s. Annapurna Base Camp 安納普娜基地營

尼泊爾是個高山王國,全世界14座8000公尺以上的山峰,就有8座在尼泊爾境內。
加德滿都,似乎也變成世界登山者群聚的城市。

當然,此行我們不是來登山是來健行的~
這兩著的差異在,登山是海拔5000米以上,無山屋必須靠野營在高海拔地區生活。
相較於登山,在尼泊爾健行相對輕鬆且豪華了,步行幾小時就會有山屋補給,現在的山屋也非常現代化了,大都提供熱水、伙食及wifi,不需重裝就能完成海拔四五千的徒步之旅了。









喜瑪拉雅山脈有非常多的健行路線,要走EBC還是ABC呢?
這應該是很多要去尼泊爾健行會有選擇。
在眾多考量之下,我們決定還是先挑戰海拔較低的ABC基地營。
2.  要不要請嚮導&揹夫?!

就這樣一行四個人(兩男兩女),開啟一趟說走就走的旅程~
都說好了是說走就走,所以我們事前的共識就是所有的入山証、入山交通、沿途旅店...等,都交由可靠的在地地接社!!!
畢竟第一次那麼長時間的待在山裡,我們還是把心力都放在擴充裝備上(哈XD),就是藉由旅行擴充登山裝備的概念~

圖像裡可能有8 個人、包括 Allen Chen 、 Ritu Gyamdan 、 Veronica Wei 、張湘雲、 Sunita Gurung 、 Princess Rana Nirmaya 以及 Green Chang、微笑的人
Female Guide & Our Porter
如果你問我,去ABC需不需要請嚮導跟揹夫呢?
嗯~我的答案跟網路千篇搜的一樣。
-->這是一條非常成熟的trekking路線,沿途不致於迷路,且村莊與村莊間距離都不算太遠(大約就是步行幾小時的距離)。如果你有些長途登山的經驗,可以應付步行完要訂旅店、餐點等狀況,那自己走肯定是能最接地氣又能掌握節奏的。
-->如果你像我們,是不想負重、輕鬆走,那請個嚮導、揹夫,可以促進在地的經濟之餘,也能有人在路上跟你聊聊在地文化。


雖然說大部分的行程都交給我們嚮導處理了,但現在回想起來事前的準備還是弄的手忙腳亂

-買機票
(飛尼泊爾只能轉機,這次選擇東航,機票超便宜還可以順道雲南拜訪老朋友)
-加德滿都至博卡拉交通
(我們搭了最豪華的大巴車Jagadamba
-落地簽
-擴充裝備
(睡袋、水袋、高反藥...等,第一次長時間待在山裡難免有些緊張怕裝備不足,但事後證明了其實根本就是窮緊張啊)

ACAP和TIMS Get,準備開啟12天遠離塵囂的步行路程。


遠林塵囂12天,最美的風景不是站在世界高峰,而是一路走來的點滴

我們四個人,各自買了機票到加德滿都會合。
加德滿都,這做夢也會想到的城市,我提前兩天到,獨自在這裡轉轉。
關於這裡的貧窮與信仰、關於這裡的壯麗山群,這些都讓我想來一探究竟~
一出機場就被這裡的塵土飛揚震懾了,神祕國度尼泊爾,不敢相信彷彿來到電影裡的場景。


直到現在,當年在加德滿都的餘韻還波濤在心頭。觀光客的英語和在地人的中文夾雜著、印度教與藏傳佛教充斥卻不衝突的人們的日常、貧窮的背後卻是純良的樂天知命微笑。太多衝突卻讓這國家和諧的向前,課本讀到的電影看到的感觸,真的都不及親自走一趟的永駐心頭...

但這篇的重點是在abc camp,就留著有機會再慢慢分享...

在山上的12天,是這樣渡過的...
每天就是起床、走路、吃飯、睡覺、聊天打屁、拍照看風景
或上坡或下坡、時豔陽高照、時冰雹大雨肆虐,每天祈禱好天氣、也祈禱著身體能乖乖聽話
用時間丈量著村莊與村莊間的距離,習慣著沒有車水馬龍,只有蟲鳴鳥獸的日子
現在回想起來,原來沒有太多物質的生活,可以讓人如此快樂且懷念!!!


10/2 Day1:集合加德滿都.泰美爾
10/3 Day2:加德滿都 – 博卡拉
10/4 Day3:Biretanti – Ulleri  (1960m)
10/5 Day4:Ulleri – Ghorepani (2840m)
10/6 Day5:Ghorepani (2840m) – Poon hill (3120m) –  Tadapani (2670m)
10/7 Day6:Tadapani (2670m) – Chhomrong (2140m)
10/8 Day7:Chhomrong (2140m) – Doban(2505m)
10/9 Day8:Doban(2505m) – Deurali (3230m) 
10/10 Day9:Deurali (3230m) –  MBC (3700m) 
10/11 Day10: MBC (3700m) – Himalaya (2950m)
10/12 Day11:Himalaya (2950m) – Bamboo(2345m)
10/13 Day12:Bamboo(2345m) – Chhomrong (2140m)
10/14 Day13:Chhomrong (2140m) – Ghandruk (1950m)
10/15 Day14:Ghandruk (1950m) – Biretanti –博卡拉
10/16 Day15:博卡拉 – 加德滿都

這行程安排,對長在Trekking的人來說可能稍嫌簡單些。但對我們喜愛邊拍照、邊玩耍的,又是第一次長途健行的,這樣的安排真的很剛好~

啟程:戰勝自己,每一步都是與自己對話--頭三天適應期

右-左:小綠、小奈、Taco、亞辰
記住啟程的這個笑容!!!我們開玩笑的說~
在這趟旅程之前,我走過最長的徒步路線就是5天的梅理雪山雨崩村。而其他的小夥伴呢,應該就是兩天一夜的合歡山小溪營地吧。
我們都知道,這趟旅程最挑戰的是長期徒步的堅強毅力與體力。嗯事實證明了,突破撞牆期後面就海闊天空了~

10月是尼泊爾的乾季,也是徒步最好的季節。挑在十一長假的時間來,就是希望能有好天氣好好的走,當然也希望幸運的看到日照金山。但也印證了一句話:「山裡的天氣,永遠有它自己的規則」

體力天氣與不斷攀升的海拔,是我們路上不斷跨越的石頭。

雖然每天大約就是4-8小時的步行時間,但是不斷的上坡下坡,頭三天對大家來說都是體力上的考驗,小綠才剛爬就開始後悔,覺得無法戰勝自己的身體,在我們不斷的鼓勵下,好在稱過來了,後來簡直是體力小怪獸。小奈是抱病來爬山的,加上本身也是半推半就的被拉來,但能完成這趟行程,也是讓我另也刮目相看了!

「想停就停,但不能下去」當走到開始懷疑人生時,我們給自己取了這團名。既然來了,說什麼都沒有回頭的理由,除了調整自己的呼吸步伐外,就只能向前了。
人生亦是如此啊~一趟單程列車,可以選擇上車或下車,但沒有回頭車!!!
說到調整節奏。我們是屬於預防型的登山者,準備了足夠量的"丹木斯和高原安"。從第一天開始,每晚上睡前就各自依據狀況開始吃藥。必須說,吃藥能緩解高原反應症狀,但心理狀態的調適也是很重要的~
第一晚非常簡陋的茶屋,也讓我們打了一劑強心針。後面的茶屋就是越住越高級了!
說變就變的山裡天氣,我們這次可算是見識到了!
午飯後,看到遠處的烏雲就知道下午的路程不好走了。更難的是有時還豔陽高照,下一秒說下雨就下雨、說冰雹就下冰雹。一開始我們還能在風雨中生信心,但連續幾天下的我們都害怕了。每天每天在祈禱的就是隔天能有個好天氣。
好在山裡的雨和冰雹,都是來的快有急,不然就算再好的Gotex也檔不住吧。
第一天的午後雷陣雨,我們還能面帶微笑的拍照
讓人特崩潰的第二天冰雹雨,下的又急又痛。我們被迫找了雨遮等了會才繼續前行
山上的天氣總是溼溼冷冷的,就算全身都用Gotex包的緊緊的,但超怕冷的我,還是會想把衣服襪子都烘的熱熱乾乾的。晚餐時,大夥兒聚在山屋裡烤火,部分山屋會提供大烤爐讓山友能烘乾衣物。看似溫馨的場面,悲劇也就在此發生了-我的鞋墊因為太靠近火爐,被烤的瞬間縮小了好幾號。才第三天!!!這是旅程中讓人最崩潰的,穿著個極度不合腳的鞋墊,一度不知道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
山屋交誼廳,大夥聚在一起烤火
哭笑不得。烤的捲軀,縮小個好幾號的鞋墊
這就是崩潰的頭幾天,每都在跟自己的身體、心理對話。好在一路上大家瞎胡鬧,我們都稱過頭幾天的適應期,一切好像從第三天夜爬Poon Hill看日出後有了好轉。
在山上的時間,六七點吃完飯就是等睡覺了。在Ghorepani的那晚,我們早早就睡了,為了隔天上Poon Hill的日照金山。
Poon Hill 眺望日出打在七八千米的山峰
凌晨四點多摸黑上山, 等待Poon Hill上的一道金光,遼闊的山丘上, 遠眺著周邊海拔7、8千的巨峰。因為這行程相對簡單,很多人不只是單純來爬普恩山,山上簡直人山人海的。
這天從凌晨四點走到下午四點,才抵達下個山屋。走完這趟,我們可說是能力值大增,也越來越適應山上的日子了!!!

在途中:美食、風景、轉個彎等待被發現的驚喜

記得亞辰在路上不斷的詢問我們「如果有再一次的機會,會想再來這裡嘛?」
記得那時,爬的累呼呼的大家,都笑而不答~
下山後,回到現實生活。我可以很肯定的說「我想再回到那裡,我想念山上的生活」

沒有穩定的網路、洗熱水澡還要額外收費、沒有交通工具只能靠雙腳到目的地...這些總總的不方便,反倒讓我們回歸最單純的生活。
我們感恩著每頓得來不易的餐點、享受著大自然鬼斧神工畫出的風景、用心感受著當地人純樸的文化。我們像是個探險小隊,一起突破了自我,完成了一個人生中必體驗的一項任務。

每天order早餐、午餐、晚餐,變成旅途中最簡單卻最幸福的事
因為我是個素食者,一開始還很擔心山上的伙食會很不方便,所以揹爐頭和一些熱湯、泡麵。每想到尼泊爾式的登山,真的不能用台灣的登山思維去思考。沿途中完善的山屋體系,和近乎五星級的菜單料理,每天點餐吃飯變成我們步行中最期待的事之一。
「快到下一個Tea House了,今天我想吃xxx」
因為政府的管制,每家山屋的菜單幾乎大同小異:mo:mo(尼式餃子)、Dal Bhat(尼式手扒咖哩飯)、noodles、pizza、macaroni、spaghetti、noodle soup、Gurung Bread、Toast 、Omelet、Spring Roll、Masala Tea、Ginger Lemon Tea...。各式各樣的菜單,吃了兩個禮拜一就吃不膩。
雖然很多人說,海拔越高食物價格越高,但換個角度想,能在那麼高的海拔還能享受到美食,真的是晚分感謝了,我們每餐都非常善待自己也回饋當地~



Dal Bhat尼式咖哩,真的是允指都會想念的美食。在尼泊爾吃Dal Bhat大都用手抓,最重要的是這個飯可以無限加。每每走的餓到不行的時候,都會想來上一份Dal Bhat,給他吃個撐!
當地人也很著重信仰,某個海拔高度以上,是不吃宰殺動物的(只有罐頭類),所以對我這素食者來說,山上的伙食還算友善素食者~太多太多好吃的,寫著寫著感覺都餓了,好想回裡山裡再吃一頓~

旅程中最有趣的是:看不到也無法預期前方漫漫長路,但期待著那每個未知的來臨。

我們用雙腳爬過一座座山頭,有時在山稜線上曝曬、有時走在山間林蔭,跋山渡河的從這村莊跨越到下個村莊,這路途上的一切,就是最美的風景。





abc這條徒步路線,可能不比ebc有壯闊的大景。但沿途的風景人文卻是值得慢慢細細品味的。

  • 腦海中還迴盪著,每個來自世界各國的步行者擦身而過,都會微笑的一聲Namaste,給予彼此最真誠的祈禱與問候。
  • 除了熙來攘往的各國面孔外,我們優先禮讓的就是叮叮噹噹的牛羊驢群。牠們有的幫忙搬運物資、有的則是山中的住民,當然也是我們鏡頭下不可錯過的風景。
  • 英語不是那麼好的揹夫,努力的扛起我們的行李,走在前探路為我們打先鋒,時而走回程擔心著後方的我們,那種不需要太多言語的交流,是當地人最友善的禮物。
  • 每個太陽升起,慵懶的爬出睡袋期待著陽光照熱這片大地。每個太陽下山,窩在山屋裡打牌聊天,或猶豫著今晚到底要不要花錢起熱水澡然後有人就會自告奮勇的去嘗試這山屋的熱水熱不熱。
  • How long to the toilet? 路途中不斷的問Sunita下個廁所在哪裡,其實就是在詢問下個村落還要多久我們可以偷懶打盹了。用時間仗量出的距離,就像玩心理戰,也許還有一小時就到了,但這一小時可能是要從山谷爬到山頂的無限上坡。
早上還在對面村莊,下午就眺望那一日走出的戰績
Jin在前方勇猛的打頭陣,一群人緊緊的跟隨著他飛快的腳步
沿途中各種動物朋友們,如果能看到藏獒該有多好
一路上隨處可見藏傳佛教的經帆、馬尼堆,象徵最前程的信仰,祈福一切平安
路邊每個指路牌、告示牌,都是加強我們信心促使我們勇往直前的動力(ABC不遠了...)
最溫暖的是,窩在山屋裡喝著茶玩著牌
Chomrong上ABC前最後一個大村莊,當晚男人們的起義,冒著寒冷拍山與銀河交織的大景

攻頂:帶著未完成的任務與祝福,走上朝思暮想的世界盡頭

從Chomrong一路直上,就是一條單項道直攻abc了,相對的,這條路就沒有之前的人那麼的多。
Chomrong (2140m) – Doban(2505m) –Himalaya(2920m) – Deurali (3230m)–  MBC (3700m) – ABC(4130m)
在上山走了也將近一禮拜,接下來的日子沒有上上下下幾乎是一路往上爬了。心情可說是又興奮又緊張。

就在我們要往MBC出發的那天,小奈的感冒加上高山反應日趨嚴重,最後在大夥的商討下,Sunita幫我們更改後面幾天的住房後,決定分成兩組,一組下撤到低海拔休息,一組繼續攻頂達成未完成的任務。
這樣的決定,想當然讓團隊的士氣瞬間低迷了。但是旅行就是這樣,總要留些不完美、留些遺憾,才是讓人回味深刻。

於是我們就在Deurali拍了張合影,這具有紀念性的合影。然後開啟了我和小綠的攻頂之旅~



分道揚鑣後,從Deurali (3230m)到MBC (3700m) 雖然只有不到500m的攀升,但我和小綠走的卻是特別不順。一則是身邊少了戰友、另一則是隨著日漸增高的海拔我們也開始放慢步伐與呼吸。
MBC也就是魚尾峰基地營,一路上都會看到魚尾造型的神山就是魚尾峰。這座山在當地人心中被稱為聖山,是無法攀登的。
一路上的風景跟之前比起來可說是壯闊許多,我們彷彿穿梭在無數巨山裡。

到了MBC的當晚,不知是因為只剩孤單的兩個戰士,還是因為海拔真的變高了,感覺寒冷的程度非常受不了,外頭也開始下著緩緩陣雪,我們窩在山屋的被床裡面,煮著泡麵快速的吃完晚飯,就窩回睡袋早早休息了。因為隔天三四點要起來夜攀攻abc,這樣才能看到期待已久的日照金山。
隔天Jin帶著我們打著頭燈摸黑向上走,說真的,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那個清晨,寒風刺骨的摸著看不清的岩石山路,可以感受到兩旁高峰夾雜著秒小的我們,沒有任何的方向感,在黑夜中只有滿天的星斗指引著我們,還有... Jin那雙無聲卻溫暖的雙手,帶著我們一路向前。
腳步非常緩慢的我們,也不知走了多久,好像一直走一直走要走到世界盡頭的感覺。直到天際被即將升起的陽光稍微畫亮,彷彿給了我們些許的希望。最後我們趕在太陽打在山頭時看到安娜普娜(8091m)世界第八高峰。
安娜普娜峰(8091m)日照金山
我為什麼而來、為什麼而走?一路上伴隨著心跳與呼吸聲不斷的問著自己。
在走到目的地盡頭的那一刻,好像瞬間明白了。
每個人心中都有做堅不可催的神山,象徵著信仰與夢想。而通往夢想的過程,即便有過辛苦、挫折、懷疑,但我們也從中領悟、感受、收獲了,直到抵達終點的那刻,我們將會迎來歷經磨練後全新的自己,然後以那樣的自己為榮。
山的壯闊讓人感受人類的渺小,我們沒有要征服山林的雄心,而是藉著山來洗滌那最純粹的自己。山永遠在那裡,讓我們景仰、讓我們學習。

abc基地營
想像著電影中各國登山好手,相聚於此準備攀登頂峰的場景

回程:我心還在那一步一腳印踏實走過的每個山林


與abc的相遇,短暫卻有震撼力。
沒有按照原先計畫在abc住一晚,在一親芳澤後,我們就下撤跟山下的戰友會合了。其實也迫不及待的與他們會合。
戰友真的是在旅程中最大的收穫了。人生幾何能夠一同在山林裡共度歲月今宵,更何況是患難提攜著前進。

有種完成任務的感覺,下山的心情感覺更加放鬆了。
我們走進Ghandruk小村落體驗當地的傳統文化,我們不用再擔心不斷攀升的海拔而是盡情的享受環繞著的山林。
大夥兒開始討論著下山後要吃什麼大餐,但隨之而來的,也開始想念起山上的生活了。那些聽不到車水馬龍喧囂的寧靜日子。

又回到山下的鄉村小弄
無敵山景配早餐
在拉一個當地特色奶,我只記得非常的...喝不習慣

高山瑜伽
山裡能使人啦近距離,享受著耍廢的每分每秒
隨處可見的白塔與經帆旗

Abc後記,感恩的過日子是旅行後的餘韻

回到加德滿都後,我們迫不及待的去吃了中式的麻辣鍋。然後各自的有人要飛往歐洲WorkingHoliday、有人會台灣繼續打拼,而我則是開啟了另一趟旅程:日本工作之旅。

在回首有時間寫這篇遊記時,已是一年多以後的事了,但每每翻開2019秋天那個篇章,還是回味無窮。
走過這趟旅程,我們的人生依舊繼續運轉著,但有了不同的視野後,在面對一如往常的人事物時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了~

記得當時回程的筆記寫著,「我的低原反應症狀」
1.對汽機車電視熱水等一切文明產物捶手可得的方便性驚訝不已
2.對路上各自忙碌來來去去不會打招呼的人們無法適應
3.習慣了晚餐過後就想睡天還沒亮就會清醒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4.雙腳不再是生活工具電腦取而代之,少了自己的步調slowly的生活節奏,被社會的期望拖著向前進
人們對高山稀薄的空氣害怕退卻,卻對城市文明污染的空氣深信不疑

回顧著段路程,會讓人不斷的檢視現在的生活,是否過的和我想的一樣呢?